朋友说他曾面试一家公司,入职半天就吓跑了。
据说第一天入职,HR让熟悉公司规章制度,拿过来了一本书!
是的,不是十几页的文件,而是厚厚的一本公司内刊。
他翻看了一上午,从见到老板领导同事不同的问好方式,到打扫完卫生后用白手套检查确保,无一丝灰尘,详详细细几千条。
更严格的是,关于工作各种严苛的考核指标,让他大呼不能接受。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往往会陷入一种试图用详尽的制度管理好每个员工的愿景。
制度也不自觉地开始复杂、严格起来。员工抱怨的同时,管理者往往也会身心俱疲,难以执行!
归根到底,是两个原因:
一、制度太复杂
很多管理者面对越来越繁琐的工作任务和越来越复杂的业务流程,选择制定详尽的制度并严格执行。
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现像制度过于复杂、严苛等产生的管理过度问题普遍存在于许多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之中。
甚至如:规定员工上厕所的频率和时间,一旦超过规定要求就扣工资惩罚。
在繁多的制度中,也会给员工带来情绪上的紧张,时刻关注生怕自己触及红线,工作完全没有轻松和愉悦可言,缺少激情与创造性。
制度太多复杂的另一个后果是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将遭遇障碍,无论是员工之间,还是员工与上级之间的沟通,都达不到最佳效果。
二、可操作性不强
很多公司制定的制度,存在内容空洞、要求笼统、难以操作的问题,看似健全,实则无从执行,只能成为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落不到执行书的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达不到实用、可用、管用的要求。
还有一些制度的制定,完全是老板的一言堂,没站在员工的立场和个人利益上考虑问题,一味希望员工服从指挥,很难被员工认同和接受。
市场环境、工作重点不是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也不能是固定的,而是要与时俱进,基于外部的变化而及时的应变,及时的进行内容填充和更新,而很多制度总是落后于变化,导致可操作性不强。
制度太多复杂,难以操作,也会导致公司制度如同虚设,达不到预期效果。亦或是员工抱怨不断,影响公司氛围,甚至员工离职不断。
好的制度,应该是能可直接高效执行。因此,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需要达成以下“三化”原则:
一、流程化
公司制度的制定,应有标准的流程。
如事前做什么?事中做什么?事后做什么?
流程的最大好处在于通过一个事情发生的过程强调执行,而不是通过职责。
标准规范出来,员工自然按流程执行、管理者也只需按流程监督检查。
一套完整畅通的流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避免在执行时出现责任不明、出现问题推诿扯皮等问题。
二、明晰化
所谓明晰化就是把流程中的要点做明晰。明晰的要点在于量化。
如果你想强调什么就去把它量化,如果你不量化就等于在告诉别人你不重视它。
不能量化就不可以考核,也不能真正实施!想要管理好员工,制度流程中的每个工作内容都要清晰化、数据化。只要量化,才可以进行好的考核。
三、操作化
操作化就是把明晰的东西做成可操作的。如果一个计划只有数量目标而没有行动措施就会"不可实施"。
把明晰的制度做成可操作易执行的,员工才能更好地行动。
用制度建立一个执行力激励机制,能让制度更好地操作执行。
如在慧企星助体系中,对公司制度的执行度转化为贡献值来来量化考核,而贡献值与员工薪酬体系、考核机制、奖惩措施相通。遵守公司制度的,有贡献值奖励,违法的进行扣除,奖惩分明。
管理者只需参照慧企星助上制度要求进行检查,对员工进行贡献值加减,而与个人利益相关的贡献值,也会让员工按照制度要求去做事。
慧企星助管理体系中,执行的三化:流程化、明晰化、操作化,就是建立一套制度化的违规处罚机制。
让企业能认识到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性,并自动构筑一个不依赖于能人的科学智能的制度体系,那么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就会大大增强,持续竞争优势就会不断显现,企业就会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