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化还是非中心化本质上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更多时候是服从于生产力及生产方式。区块链改善生产关系,根本上由技术进步来驱动。从分布式账本到智能合约,从POW机制到拜占庭容错机制,在探索如何解决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效率、安全和共识问题,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在去中心化的路上面临四重挑战。
一、人性
人类依靠安全又追逐自由,体现人性的矛盾特征,今天的每个人都继承了先祖们历经几万年受自然威胁而形成的恐惧基因。孩子们在享受自由空气时,一阵晴天霹雳会促使他们本能地抱紧妈妈。
今天很多人已经开始厌倦给我们安全感的国家、政府、央行、公司,但是当国家战争、恐怖袭击、经济危机来临,我们又像个孩子抱紧自己的妈妈。贸易战开打,关税武器取代自由思想;金融海啸袭来,股市大跌,去杠杆流动性紧缩,人们又盼望央妈”货币放水。
区块链技术就像学生们放一个圣诞节假期,给成年男女一次出轨的机会。一旦上课铃声响起,房间门铃声响起,学生们会很快回到教室,偷晴男女慌慌张张地想办法躲起来。
在加密货币的金钱游戏中,区块链去中心化是人们追逐自由最好的口号和标签。这场看似自由的财富盛宴并不是财富自由的盛宴。即使那些区块链真正信仰者,也无力在上课铃响时,真正承担自由带来的责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以太坊遭受黑客攻击时,很多人选择卖出以太坊以规避风险,或者若无其事与我何干,坚定持有者也盼望V神能够站出来击败黑客。
区块链世界里的共识算法,不仅仅包括利益分配、权力分配,好包括责任共担。大多数打着区块链旗号的人,都不了解为何挖矿,不关注责任,而痴迷于这种金钱和权力游戏竞赛。
真正的去中心化,应该是权力、利益与责任共享共担的结构体系。人性促使人们在利益面前选择自由,在责任面前选择中心化组织以规避风险、推卸责任。这是去中心化的一大挑战。
人性中每个人的风险偏好差异巨大,金融体系中针对不同的风险偏好设计了银行、保险、基金、股票、信托、期货等风险不等的金融市场。目的也是让风险形成转移,能够承受高风险的人长风破浪。区块链世界里,让每个人公平竞争利益,平等参与活动,又共同承担风险的设计似乎有些理想。最大可能性是在同一级别的风险偏好上达成共识,形成多维的去中心化组织。
二、分工
区势传媒Locke认为,区块链面临最大挑战是专业化分工,亚当斯密发现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专业化分工。今天科技与经济已经进入深度专业化、分红全球化的时代,大量复杂的工作依赖于无数专业的个体分工合作。
区块链技术试图让所有节点都参与,以实现去中心化。在比特币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参与竞争记账、验证。问题在于如此理想化的设计,只能满足于转账”这种简单的工作。即使智能合约,也无法让人人参与诸如芯片研发、建筑规划、化学合成、花卉设计等专业化工作。
如果数字货币真正要服务于市场交易,不得不面临稳币值的问题,价格受供求决定,在整个竞争性货币市场中发行多少货币、如何发放和收回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并不是节点所能验证和监督的。美联储掌管货币政策,国会掌管财政政策,虽然美联储权力来源于国会,但是美联储主席具有非常独立的权力。美联储委员几乎由经济学家组成,任期比总统还长,在货币政策制定上无需经过国会反复争论而享有独立裁决权。这种制度设计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的专业性、独立性和时效性,美国人更愿意将其交给精英治理,而非民主议事。
如今越来越多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这两项技术都依赖于工程师设计算法和精英设计专业模型。如此专业的工作光公开信息、开源代码是无法达成去中心化。大众或节点如何参与、识别、验证、监督人工智能的工作?区块链的世界,如果设计出相应的人工智能替代节点来参与工作,但又要防止人工智能被专业人士操控。下篇区势传媒推出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三、国家
今天自由经济、全球贸易不少问题来源于国家这种组织以及国家之间的竞争。
人类为了规避风险在摸索中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国家这种治理机构。国家,这种高度中心化的组织是人类在历史上最不坏的选择,属于没办法的办法。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时代,国家可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土地、税收、农耕与国家之间可以形成比较好的循环关系。但在工业时代,自由市场替代封闭的农耕经济,平等自由交易与中心化的国家组织形成矛盾。原因是中心化权力容易干预市场,提高市场的交易成本。所以,在工业革命开始的两百多年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都主张小政府,把政府定位为守夜人。
历史上,中国高度发达的封建经济却没有走上工业经济之路。在中国各主要朝代,中央集权政府都能够提供基本的铜钱货币量,并且能够维持铜钱的成色和价格的稳定。反观当时西方国家国王想方设法降低金属货币的成色。再来看看日本,当时日本政府不具有铸造和提供足够金属货币的能力,利用债权债务关系转移的制度办法来化解货币不足。这种办法包含信用借贷、资金融通,反而促进了日本现代金融的产生。
再回到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实际上是将自由经济降到更低的维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自由流通,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提供私有产权保护。这个方向,与当今各国政府强化经济管控的趋势相违背。例如,世界主要大国都强力管控货币并努力扩大本国货币的在跨过结算和国际货币储备中的占比,达到向别国收取铸币税的目的,更好的掌控贸易主动权。加密货币的出现,打破政府的货币垄断权,显然在跟政府抢生意。还有,各国政府为了管控资本和税收,都在大力打击洗钱。而区块链似乎给资本留下黑洞,实际上区块链网络重新界定了货币私有化的概念。货币发在私人钱包而不放银行,还能全球流通,这对各国政府的金融管控构成挑战。
当然,加密货币也能在国际竞争中获益。像新加坡、瑞士等国在国际贸易与金融市场中受制于美元霸权,而自身的经济体量又无力构建一个全球性货币,也在观察加密货币能否打破这种僵局,从而给予加密货币更为友好的环境。
当然区块链不只是加密货币,事实上不少国家在提倡区块链技术,但并不代表去中心化不与国家管控构成矛盾。区块链与自由市场一样,在自由权力上与国家权力形成矛盾,特别是在全球化竞争如此激烈政府权力高度强化的今天。相信区块链与国家能够在去中心与中心化之间达成妥协,但结果或许与区块链的初衷有所不同。
四、边界
以当今物理学研究成果来看,任何事物都有边界,那么区块链的边界在哪?更为明确一些是区块链自治组织的边界在哪?
互联网的网络效应,可以以几乎零边际成本扩张,进而引发正外部效应,构建类似于微信、Facebook如此庞大的网络。在区块链网络中,网络效应同样起作用,并且在自治社区中不断复制。
不同的是,区块链网络的扩张,显然比互联网具有更高风险。主要的风险来源于:
一是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共识机制,即避免分叉。共识汇聚人来,共识流失人走。
区块链网络扩张,同样伴随着共识分裂进而形成的分叉。如何满足越来越多的大多数人,构建可持续的共识机制,是个巨大的挑战。共识机制实际上决定了区块链网络的边界。
二是如何做到更大范围的公平。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人越多,公平的挑战越大。
美国有一种机构,专门评估教育考试试题的公平性。每个题目对于不同人,公平性是不同的。比如,《旅行》为题的写作,对农村孩子或低收入家庭孩子更为不公平。同样,POS、DPOS被认为是有钱人玩得游戏。而POW看似最为公平,实际上电子制造能力强大而成本低廉的中国占了巨大便宜,中国矿商垄断了算力。对于更多的人,更大范围的公平似乎只有随机选择。但是随机选择显然漠视了人类的智慧,幸运者占便宜,似乎对努力而聪慧者不公。但聪慧者的天赋各异,更难平衡。
三是拜占庭容错在多大范围内有效。
比特币利用优化化的拜占庭容错机制,只要6个节点验证就默认所有节点验证,这实际上并不够科学。拜占庭容错机制还难在广泛的公链中发挥效应,被认为联盟链的选择。反过来,如果区块链网络无法通过拜占庭容错解决不诚信节点问题,那么还有其他办法吗?区块链有效边界是否受制于此?
我们寄希望于区块链改善生产关系,给这个世界降维,形成去中心化的社会结构。但问题在于,区块链本身只是一项技术,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关系,无法完全按技术的标准和流程来构建,更多依靠社会制度创新。可行性的方案可能是区块链底层技术为依托,与芯片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融合,促进社会制度与结构的优化,实现一定的降维和去中心化。
转载自网络 不用于商业宣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