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时候我们都面临着一“团”知识,看似都对,但是却很难拼接成一条完整的脉络,每个点都孤零零的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安排。如何从中抽丝剥茧梳理成一条条完整的线?那么金字塔思维或许会给你两条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这里用诊断报告来举例,例如前期我们对问题进行大胆假设,围绕着一个问题我们不断的去寻找证据。这里,问题就是总结性思想,然后根据这个总结性思想去往下一个层次去思考。例如结论是薪酬有问题,这是第一层,也是总结性思想,紧接着我们问为什么薪酬有问题?然后往下一层次去思考,例如薪酬策略、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这三者是金字塔的第二层,这是自上而下的思考。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概括,每一层次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每一层次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自下而上
对应着自上而下的思路,自下而上的思路在平常的知识积累和提炼过程中用的频率更高一些。在我们遇到同属一个模块的知识的时候,我们会进行分类汇总,例如我们在第三层次,有很多的知识点,我们进行了罗列,然后提炼出关键句,这里关键句就属于第二层次,最后我们再根据第二层次的关键句来提炼出第一层次的总结性思想。反观这个过程,在罗列过程中,是存在着逻辑关系,在每一层次的思想中,我们用“逻辑”这条线去把点串联起来,这里罗列的顺序会有时间顺序(流程)、递进、因果、并列。这样下来我们逐渐的给一些知识点分到不同的条线,不同的条线最后在金字塔的顶点汇集。
这两种方法都是在不断的将我们的知识进行罗列、归类、提炼、总结,然后每个点之间连成一条线,每条线又汇集成一个面,每个点动,都会产生联动效果,这样在工作中就会发现很多的接口,我们在第三层次设计的时候,就会想着会对最终第一层次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不仅是知识点的收获者,更应尝试着去做面的设计者。
转载自网络 不用于商业宣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删。